三個年齡、地域、背景截然不同的年輕人,卻因為同一個原因——股骨頸骨折導致的股骨頭壞死,來到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中心接受治療。
值得我們注意的是,他們都患有相同的疾病,卻因為發現壞死時機不同,導致了不同的治療方案。
這是為什么呢?我們先來聽聽他們的故事。
16歲的阿飛(化名),三人之中年齡最大的一位,也是三人之中唯一接受關節置換手術的一位。
2019年7月12日,阿飛不慎從二樓掉下,導致左側股骨頸骨折,摔傷后立即送往家附近的醫院接受股骨頸內固定術,術后阿飛在父親的陪同下定期復診,完全拄雙拐限制負重6個月,到2020年1月逐漸慢慢恢復正常行走。
本以為中斷的學習生涯可以慢慢恢復,卻未曾想到2020年5月,阿飛復診做了磁核共振檢查,被確診為左側股骨頭壞死,這可讓家里人著急了,好不容易骨折長好了,怎么突然來了個股骨頭壞死,當地醫生評估阿飛的情況后,建議先進行吃藥等保守治療的方法,并于5個月后進行了拆除內固定手術,術后一直沒有下地行走。因為股骨頸骨折,不僅做了手術,更重要的是阿飛的學習、生活已經被耽誤了1年半的時間,家里人商量過后,決定去往大城市進一步治療,最后經人介紹來到何偉教授診室。
明顯短縮的左下肢是看到阿飛的第一眼感受。通過阿飛攜帶的全部影像資料,能清楚看見2020年5月左側股骨頭已經發生了明顯的塌陷,加上之后沒有進行有效治療,來到廣州時,阿飛的左側股骨頭已經處于塌陷嚴重的狀態,能夠選擇的只有關節置換術,最終,何偉教授為阿飛進行左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,這也是2021年醫院關節中心接受關節置換中最年輕的一位患者。

阿飛初次就診X光提示:左側股骨頭壞死塌陷,關節半脫位
13歲的小蓮(化名),右側創傷性股骨頭壞死,接受保髖手術。
2018年5月下樓梯時不慎摔倒,致右側股骨頸骨折,傷后進行了股骨頸骨折內固定術,術后1個月,小蓮開始丟拐正常行走,看似恢復得很順利。直到有一天,她突然感到右腿疼痛,甚至走路都很困難了,父親馬上帶著小蓮去復診,當地醫生為其進行磁核共振檢查后,說可能是股骨頭壞死,建議繼續拄拐,并盡快轉診到三甲醫院接受治療。小蓮的父親帶著女兒四處求醫,得到的回復都是“屬于股骨頭壞死,唯一的治療辦法是置換人工關節”。但小蓮還處于發育階段,如果選擇關節置換,會帶來雙下肢不等長、跛行等一系列問題。一邊是不斷加重的病情,一邊是關節置換術后可能帶來的一連串影響終生的后遺癥,面對兩難的境地,小蓮父親每天都在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案。
幾經周折,2019年3月,小蓮一家來到廣州找到了何偉教授。詳細檢查后,何偉教授發現,小蓮的右側股骨頭已經發生了壞死,有輕微塌陷。結合年齡、病情等情況,最終選擇為小蓮進行保髖手術。手術后,小蓮恢復情況理想,逐漸恢復正常行走,經過兩次手術的小蓮,學業基本未受到影響,回到學校與同齡人一起繼續學習。
小蓮術前X光提示:右側股骨頭壞死伴有輕度塌陷
術后X光:塌陷得到糾正,壞死穩定
12歲的小楠(化名),左側創傷性股骨頭壞死,接受非手術保髖治療。
2021年5月8日,小楠因行走時被后方車輛撞倒后發生左側股骨頸骨折,傷后立即于附近醫院進行左側股骨頸骨折內固定術,由于小楠的父親擔心孩子病情,便四處打聽,知曉股骨頸骨折可能會導致股骨頭壞死,在術后1月就來到何偉教授門診就診。
看診時,通過帶來的X光檢查,發現其骨折尚未愈合,頭內看起來似乎也已經發生了壞死,有長期相關臨床經驗的何偉教授,當即為其進行磁核共振檢查,檢查結果出來后,果不其然,小楠的左側股骨頭已經發生輕微壞死,由于壞死發現早、加之其尚未脫拐,何偉教授為其制定保守治療計劃——內服、外用中藥、沖擊波等理療、運動康復、限制負重等,到現在為止,經過9個月左右的治療,小楠的骨折已經愈合、壞死逐步修復、沒有發生塌陷,也已經重返校園繼續學習,恢復正常行走、運動指日可待。
小楠傷后1月磁核共振提示:左側股骨頭壞死

小楠最近一次的X光片:左側壞死穩定,未發生塌陷
何偉教授有話說
股骨頸骨折好發群體為老年人,但年輕人如果受到的暴力過大(高處墜落、交通事故、體育運動等),發生股骨頸骨折的案例在臨床中也不少見。前面三個患者的故事,代表了不同時期診斷股骨頭壞死的不同結果。股骨頸骨折的治療,骨折愈合僅僅是目的之一,對于合并股骨頭壞死的患者來說,避免股骨頭塌陷或塌陷得到及時糾正、壞死得到修復,才能實現髖關節長期無痛、功能良好的最終目標。股骨頭壞死最棘手的是股骨頭塌陷,因為塌陷意味著髖關節紊亂、修復停滯、關節穩定性下降、關節軟骨進行性損害等一系列病理改變,導致患者長期反復疼痛、行走困難、活動障礙。最終只能選擇進行關節置換,而年輕人置換關節面臨假體使用壽命不及預期壽命、需要翻修、再翻修的難題,顯然不是理想方法。最后,何偉教授強調,股骨頸骨折后3個月左右作磁核共振(MR)檢查,可以盡快診斷是否發生壞死,越早期診斷,部分病人通過簡單的中醫藥為主的非手術保髖就能修復壞死,避免手術;發生疼痛(塌陷)后及時獲得診斷,通過保髖手術、術后配合中藥治療,可有效延緩甚至不用置換關節。
相關問題知多D
1.股骨頸骨折后如何才能盡早知道是否壞死?
何偉教授根據長期、大量臨床實踐總結,發現在骨折后3個月左右作磁核共振檢查,絕大部分股骨頭壞死就可以被發現(診斷時間較以往傳統方法提前半年甚至1年以上),而且結合壞死范圍、部位,可以比較準確預測塌陷風險。
2.股骨頸骨折內固定術后能否進行磁核共振檢查?
目前仍有不少醫生對股骨頸骨折內固定后能否作磁核共振(MR)檢查、是否有價值持懷疑態度,從而造成延誤診斷。正確的做法是,只要內固定材料是鈦金屬(目前多數內固定材料為鈦金屬)就可以作磁核共振(MR)檢查,而且術后3個月左右就可以作,如對結果不能確定,隔3個月后可以重復檢查,絕大部分患者能獲得明確診斷。
3.股骨頸骨折術后是否需要拆除內固定?
目前的內固定材料是醫用鈦金屬,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,可以長期留在體內,一般不需要取出,只有當內固定出現松動、或穿出關節面、對人體造成傷害等情況時才給予取出。
4.股骨頸骨折內固定術后何時脫拐最佳?
脫拐行走需要滿足兩個條件,即:骨折愈合與明確沒有股骨頭壞死,或盡管壞死但不會發生塌陷,才能棄拐行走。而且判斷股骨頭有無壞死不能僅僅根據X片檢查結果,必須采用MR(磁核共振)檢查。
專家介紹
何偉
廣東省名中醫
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主任中醫師
教授(二級),博士研究生導師、博士后合作導師?,F任廣東省中醫骨傷研究院首席教授、廣州中醫藥大學髖關節研究中心主任、國家重點學科(中醫骨傷科學)帶頭人。
主要社會兼職: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骨壞死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、國際骨循環硏究會(ARCO)中國區副主席、全國股骨頭壞死保髖聯盟理事長等。
從事骨科臨床、科研、教學工作30余年,專注于股骨頭壞死的基礎和臨床研究,創新提出股骨頭壞死“圍塌陷期”新概念、診斷標準,提高了股骨頭壞死診斷水平,并在此基礎上創立系列中西醫結合保髖新技術,顯著提高了股骨頭壞死保髖療效,達到國內領先、國際先進水平。開展人工髖關節置換數量居國內前列,尤其擅長復雜初次人工髖關節置換與髖關節翻修。
先后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6項,主持包括國家自然基金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9項;主編專著、教材6部,主譯骨外科經典名著《Surgery of the Hip》,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,其中SCI收錄20余篇。多次應邀在國內、國際學術會議上作股骨頭壞死相關專題演講,并先后到全國20多省市100多家省、市級醫院指導手術。近5年共合作培養博士后3人,全日制博士10人,碩士15人,目前在讀全日制博士生5人,碩士生9人,與丹麥奧爾堡大學、日本橫濱市立大學、澳洲西澳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6人,碩士生5人。
出診信息
總院 : 周二下午
總院地址:廣州市荔灣區龍溪大道261號
專家介紹
張慶文
主任中醫師,碩士生導師
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中心主任,廣州中醫藥大學髖關節疾病研究所副主任,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骨壞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
擅長
中西醫結合治療成人及兒童股骨頭壞死、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及發育不良、股骨頸骨折、股骨頭骨骺滑脫、髖關節撞擊綜合征、膝關節內外翻畸形、髕股關節紊亂、膝關節運動損傷、肩關節運動損傷、髖膝關節骨性關節炎、髖膝關節感染、類風濕及強直性脊柱炎累及髖膝關節、髖膝關節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等疾病。
出診信息
總院:周二上午 周四下午
總院地址:廣州市荔灣區龍溪大道261號
相關科室介紹
關節中心是國家級重點學科“中醫骨傷科學”重要組成部分,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廣東省中醫重點???,是廣州中醫藥大學髖關節研究中心、廣東省中醫骨傷研究院何偉股骨頭壞死研究治療部依托的臨床科室,包含關節科和運動醫學科兩個專業,是國內開展關節手術數量最多、治療手段最豐富的科室之一。
診療范圍
成人及兒童骨壞死、骨關節先后天畸形、退行性骨關節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強直性脊柱炎累及四肢關節、骨關節感染、骨與軟組織腫瘤、中青年股骨頸骨折、四肢各大關節(肩、肘、腕、髖、膝、踝)軟骨、韌帶、半月板、關節盂唇、肩袖等運動損傷等。
特色醫療優勢
○ 以股骨頭壞死為主的髖關節疾病保髖診治。關節中心擁有30余年、數萬例的臨床經驗,形成了系統的、具有創新性的預防、早期和準確診斷、以中醫藥為主的綜合保守治療、保留自身髖關節的保髖手術治療的綜合防治體系,顯著提高臨床療效,在保髖研究領域一直處于國內引領的地位,在國內外享有極高聲譽,使年輕患者得以避免或大大延緩施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。
○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階梯治療。針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不同部位、不同程度的損害,關節中心階梯式采用中醫藥為主的單純藥物治療、綜合保守治療、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、改變關節負重力線(部位)的截骨手術治療、部分關節置換手術到全膝關節表面置換手術治療,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提供了更加全面、精準的治療手段,提高了臨床療效。
○ 是國內最早開展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單位之一。近年來,關節中心開展關節置換手術量居省內前列??剖医暌卜e極推廣應用快速康復外科理念,加強無痛病房建設,同時將中醫“整體觀念”與之結合,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,使患者在手術后局部與全身功能得以同步、快速康復,同時降低感染、深部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的發生率。
○ 關節鏡微創手術。關節中心開展關節鏡微創手術已十余年,廣泛用于肩關節、髖關節、膝關節及踝關節等部位的運動損傷和疾病治療,年均手術量逐年增長。關節中心已經廣泛開展關節鏡下膝關節多發韌帶損傷一期重建、肩關節巨大肩袖損傷組織瓣移植修補、肩關節習慣性脫位Latjet手術、髖關節盂唇修補及骨贅清除等高難度手術。關節鏡微創手術大大減少了手術創傷,局部更加美觀,加快了術后的康復進程,療效更加滿意。
供稿:左國璟
責任編輯:葉美琪
校對編輯:連萌
初審:何偉
審核:王劍
審定發布:范琳燕